
急性痛风要怎么应对

急性痛风的应对措施
一般处理
休息与制动:急性痛风发作时,受累关节会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等症状,患者应尽量休息,避免受累关节活动,可将患肢抬高,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例如,若大脚趾关节受累,患者应减少行走,卧床时用枕头垫高脚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达能力可能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其关节情况,及时让患儿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导致症状加重。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贝类、虾蟹等)、浓肉汤等。应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等,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饮食调整上需注意,比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保证营养均衡,在限制高嘌呤食物的同时,需确保其他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入;女性患者可能在更年期等特殊阶段有不同的营养需求,也应在饮食调整中兼顾。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不同年龄的用药差异,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或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需谨慎选择,并可同时采取保护胃黏膜的措施。
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的传统药物,但副作用相对较多,如胃肠道反应等。在使用时要关注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老年患者使用时需特别注意其肝肾功能情况,因为秋水仙碱主要通过肝肾代谢。儿童患者一般不首选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
糖皮质激素:如果患者对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疗效不佳,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疗程。不同年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风险评估不同,儿童使用时更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权衡利弊。
及时就医
病情严重或不缓解时:如果患者急性痛风症状严重,如多个关节受累、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经一般处理和初步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评估,可能会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尿酸测定、关节液检查等)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X线等),以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等,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说明自身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因为这些特殊人群在药物选择和治疗决策上有更多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