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年只有一个鼻孔通气是怎么回事

一、生理性因素
(一)鼻周期
正常人体的鼻腔存在生理性鼻周期,也称为鼻循环或鼻呼吸周期,是指两侧鼻腔的通气状态呈现大约2-7小时的规律性交替变化。这是因为鼻黏膜内的血管会发生规律性的收缩与扩张,从而导致两侧鼻腔的阻力出现交替性改变。例如,健康成年人在睡眠时,可能会更明显地感受到这种鼻周期带来的通气变化,一般不会对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二、病理性因素
(一)鼻腔结构异常
1.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由多块软骨和骨组成,如果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就会引起鼻腔通气不畅。这种情况可能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也可能是由于外伤等原因引起。例如,一些人出生时鼻中隔就存在偏曲,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逐渐出现常年只有一个鼻孔通气的情况。
2.鼻息肉: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疾病,表现为鼻腔内出现良性增生组织。鼻息肉会占据鼻腔空间,导致鼻腔通气受阻,通常是单侧或双侧发病,患者会感觉常年有一个鼻孔通气不畅。鼻息肉的形成可能与过敏、感染等因素有关,例如长期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炎症反复刺激,容易引发鼻息肉。
3.鼻腔肿瘤:鼻腔内的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能影响鼻腔通气。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等,随着肿瘤的生长会阻塞鼻腔;恶性肿瘤如鼻腔癌等,早期可能就会出现单侧鼻腔通气障碍的情况,并且可能伴有鼻出血、头痛等症状。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
(二)鼻部炎症
1.慢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多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腔用药不当等引起,鼻黏膜肿胀,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呈现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也就是可能表现为常年一个鼻孔通气相对差一些。其发病与患者的生活环境有关,比如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或者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时容易发病。
-慢性肥厚性鼻炎:一般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鼻黏膜、骨膜或鼻甲骨增生肥厚,多为持续性鼻塞,可表现为常年一个鼻孔通气严重受限。患者可能有长期鼻炎病史,并且在炎症持续刺激下病情逐渐加重。
2.过敏性鼻炎: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鼻黏膜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出现鼻痒、打喷嚏、鼻塞等症状。鼻塞多为间歇性,在接触过敏原时发作,但长期患病可能会导致鼻黏膜长期处于敏感状态,也可能出现一侧鼻腔长期通气不畅的情况。例如,在花粉季节,过敏性鼻炎患者如果对某种花粉过敏,就可能出现单侧鼻腔长期通气受影响的情况,而且不同患者对不同过敏原的反应不同,生活方式中接触过敏原的频率也会影响病情。
三、其他因素
(一)内分泌因素
女性在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鼻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鼻腔通气异常,出现常年一个鼻孔通气不畅的情况,分娩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这与女性特殊的生理阶段内分泌改变密切相关。
(二)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干燥、污染的环境中,例如空气中粉尘含量高、化学物质多等,会刺激鼻腔黏膜,导致鼻腔黏膜功能紊乱,影响通气。比如在一些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生活的人群,患鼻腔通气异常相关疾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如果出现常年只有一个鼻孔通气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通过鼻内镜等检查明确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例如,如果是鼻中隔偏曲严重影响通气,可能需要手术矫正;如果是鼻息肉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等治疗。同时,不同人群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需要注意,如儿童出现这种情况时,要更加谨慎处理,因为儿童鼻腔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人有差异,需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避免不当处理对儿童鼻腔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时,要考虑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其身体整体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