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用什么药

一、抗组胺药
1.作用机制:通过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上的组胺H₁受体,阻断组胺作用,从而减轻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
2.常用药物:如氯雷他定,对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过敏性鼻炎有效;西替利嗪,适用于成人和6岁以上儿童。需注意2岁以下儿童使用抗组胺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性经过评估的药物。
二、鼻用糖皮质激素
1.作用机制: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2.常用药物: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可用于成人和3岁以上儿童;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儿童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不同年龄段儿童使用剂量可能不同。
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1.作用机制:特异性阻断白三烯受体,减少白三烯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过敏性鼻炎相关症状。
2.常用药物:孟鲁司特钠,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1-5岁儿童可使用咀嚼片,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可用片剂。对于儿童患者,需根据年龄选择合适剂型。
四、肥大细胞稳定剂
1.作用机制: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从而发挥抗过敏作用。
2.常用药物:色甘酸钠鼻喷雾剂,可用于预防儿童和成人的过敏性鼻炎发作。儿童使用时要注意正确操作喷雾器,确保药物能有效到达鼻腔部位。
五、减充血剂
1.作用机制:通过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充血,缓解鼻塞症状,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2.常用药物:羟甲唑啉滴鼻液等。儿童应避免使用作用较强的减充血剂,成人短期使用时也需严格遵循使用说明,因为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鼻黏膜反跳性充血等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过敏性鼻炎用药需更加谨慎,应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药物,如儿童专用的抗组胺药糖浆剂型、鼻用糖皮质激素的儿童专用规格等。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咨询医生,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精确选择药物及确定合适剂量,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是否出现嗜睡、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孕妇:孕妇患过敏性鼻炎时用药需权衡利弊,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影响。一般来说,应尽量避免使用未经充分孕期安全性评估的药物,可先尝试生理盐水洗鼻等非药物干预方法缓解症状,若必须用药需在医生充分评估后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某些相对安全的抗组胺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3.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用药也需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部分药物可能会对婴儿产生影响,所以哺乳期女性使用药物时应咨询医生,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某些抗组胺药在哺乳期使用相对较安全,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