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刺痛,整个后背像针扎一样痛

一、可能的原因
(一)肌肉骨骼问题
1.肌筋膜炎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长期伏案工作、久坐、外伤等因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例如,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群,由于背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背部肌筋膜炎,导致后背刺痛像针扎一样。
-生活方式: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弯腰驼背、久坐不动等,会使背部肌肉、筋膜持续受到牵拉,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引起刺痛。女性在孕期由于身体重心改变,也可能因姿势调整不当引发肌筋膜炎出现后背刺痛。
-病史:既往有背部外伤史未完全恢复,或有慢性劳损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后背肌筋膜炎。
2.脊柱关节病变
-年龄:中老年人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脊柱关节出现退变,如腰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
-生活方式:长期重体力劳动、频繁弯腰负重等会加速脊柱关节的退变。例如,长期从事搬运工作的人,脊柱关节承受较大压力,易出现脊柱关节病变导致后背刺痛。
-病史:有脊柱外伤史、脊柱炎症病史(如强直性脊柱炎,虽多见于青少年,但也可延续至中老年)的人群,脊柱关节病变风险更高。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除了后背刺痛,还可能伴有脊柱活动受限等症状。
(二)神经系统问题
1.神经根型颈椎病
-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但现在由于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等因素,年轻人发病也逐渐增多。
-生活方式:长期低头使用手机、电脑等,使颈椎曲度改变,椎间盘退变,压迫神经根,可引起后背放射性刺痛,同时可能伴有上肢麻木等症状。有长期不良用颈习惯的人群,如长时间低头玩游戏的年轻人,易患神经根型颈椎病出现后背刺痛。
-病史:既往有颈椎外伤史或颈椎间盘突出病史的人群,更易发展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导致后背刺痛。
2.神经受压
-年龄:无特定年龄限制,外伤、肿瘤等因素可导致神经受压。例如,椎管内肿瘤可能压迫背部神经引起后背针扎样刺痛,各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儿童若有椎管内肿瘤也会出现相应症状,但相对少见。
-生活方式:无特殊特定生活方式,但外伤等因素可能与生活中的意外情况相关。
-病史:有椎管内病变病史或曾有背部外伤导致神经受压风险增加的人群。
(三)内脏疾病牵涉痛
1.心绞痛
-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人因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高脂饮食等)也有发病增加趋势。
-生活方式:长期高脂饮食、吸烟、过度劳累、熬夜等可增加冠心病风险,心绞痛发作时可表现为后背放射性刺痛,疼痛可向左肩、左臂放射。有上述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冠心病病史的人,更需警惕。
-病史: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发生心绞痛导致后背牵涉痛的风险较高。
2.胆囊炎、胆结石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高脂饮食是重要诱因,长期高脂饮食会增加胆囊结石形成风险,当胆囊炎发作或结石移动刺激周围组织时,可引起右肩背部放射性刺痛,年龄较大且有长期高脂饮食史的女性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病史:有胆囊炎、胆结石既往病史的人群,复发时易出现后背牵涉痛。
二、评估与检查
(一)体格检查
1.医生会检查背部肌肉紧张度、有无压痛、脊柱活动度等。例如检查肌筋膜炎时,可发现背部特定压痛点,按压时刺痛明显;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时,可能会有上肢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等表现。
2.对于内脏疾病牵涉痛的评估,会进行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如心绞痛发作时心肺听诊可能无明显异常,但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胆囊炎、胆结石时腹部触诊胆囊区可能有压痛。
(二)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可观察脊柱骨骼结构,如有无骨质增生、椎体间隙改变等,有助于诊断脊柱关节病变等问题。对于中老年人脊柱退变情况可初步判断。
-CT:能更清晰显示脊柱椎间盘、椎管等结构,对于椎间盘突出、椎管内病变等诊断价值较高。例如神经根型颈椎病时,CT可发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的情况。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用于评估背部肌肉、神经、脊髓等情况。对于神经受压、脊髓病变等诊断有重要意义,如脊髓肿瘤等病变可通过MRI明确。
2.实验室检查
-对于怀疑内脏疾病的情况,会进行血常规、生化检查(如心肌酶谱、肝功能、胆红素等)。心肌酶谱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有心绞痛发作,肝功能、胆红素检查可辅助诊断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
三、应对措施
(一)非药物干预
1.姿势调整与休息
-对于肌肉骨骼问题引起的后背刺痛,无论年龄、性别,都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站立时应挺胸收腹,坐位时保持腰部挺直,使用合适高度的座椅和电脑桌。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起身活动,一般每隔30-60分钟起身活动5-10分钟,舒展背部肌肉。例如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起身做简单的背部伸展运动。
-保证充足休息,睡眠时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枕头高度以保持颈椎生理曲度为宜,一般成人枕头高度在8-15厘米左右,使背部肌肉在休息时得到放松。
2.物理治疗
-热敷:适用于肌肉紧张、肌筋膜炎等情况。可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局部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年龄较大的人群热敷时要注意避免烫伤,可在皮肤与热敷物之间隔一层毛巾。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背部按摩,可缓解肌肉紧张。但对于有脊柱关节病变严重情况(如严重的脊柱骨折、脱位等)或神经受压严重的情况,需谨慎按摩,避免加重病情。儿童如有后背刺痛情况,非专业人员切勿随意按摩,应及时就医。
-牵引: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等情况,在医生评估后可进行适当牵引。牵引重量和牵引时间需根据个体情况确定,一般牵引重量从3-5公斤开始,逐渐增加,牵引时间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
(二)针对病因的进一步处理
1.肌筋膜炎
-如果是肌筋膜炎引起,除上述非药物干预外,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药物的禁忌证等。例如年龄较大的人群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关注胃肠道反应等。
-对于病情顽固的肌筋膜炎,可能需要进行局部封闭治疗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2.脊柱关节病变
-对于脊柱关节退变引起的后背刺痛,中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游泳(对脊柱关节压力小,有助于锻炼背部肌肉)。但有严重脊柱畸形、脊髓受压等情况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脊柱疾病,需在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包括使用免疫调节药物等。
3.神经系统问题
-神经根型颈椎病较轻时可通过上述物理治疗、药物辅助等缓解,如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等。但如果神经受压严重,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等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减压。
-对于神经受压由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引起的情况,需进行手术等治疗去除占位病变。
4.内脏疾病牵涉痛
-心绞痛发作时需立即休息,有条件时可吸氧,并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心血管相关治疗,如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等。
-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采取保守治疗(如抗感染、利胆等)或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等)。
后背刺痛像针扎一样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综合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和处理,一旦出现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肢体无力等),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