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注意事项

一、个人防护措施
1.佩戴合适口罩:在人员密集场所、密闭空间或与他人接触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口罩或N95等防护口罩,正确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挡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例如医用外科口罩能过滤部分病毒颗粒,N95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可达95%以上,能更好地防护。
2.注重手卫生:频繁用流动水配合肥皂或含有酒精成分(酒精含量≥60%)的洗手液洗手,洗手时间需持续20秒左右,遵循“内-外-夹-弓-大-立-腕”的洗手步骤;若无法及时用流动水洗手,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手部清洁,减少病毒通过手接触口、鼻、眼等黏膜侵入人体的风险。
二、环境与场所防护
1.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长不少于30分钟,通过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病毒浓度,营造相对安全的室内环境,尤其是卫生间、厨房等易滋生细菌病毒的区域更要保证通风。
2.减少聚集活动: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大型商场、演唱会现场等,若必须前往,应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至少保持1米以上的间距,降低感染风险。
三、健康监测与就医注意
1.自身健康监测:密切留意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体温≥37.3℃)、咳嗽、乏力、咽痛等疑似新冠感染症状时,应立即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等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就医过程中要全程佩戴口罩。
2.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老年人:因免疫力相对较低,更需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时务必规范佩戴口罩,回家后第一时间进行手卫生,同时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适当进行室内轻度活动以维持身体机能,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且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聚集。
-儿童:在成人监护下正确佩戴口罩和进行手卫生,由于儿童好奇心强,易用手触摸口鼻眼,家长要引导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儿童接触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若儿童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告知儿童的活动史等情况。
-孕妇: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确保呼吸顺畅且不影响胎儿,日常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注意营养均衡以维持自身及胎儿健康,若出现疑似症状,就医时要告知医生怀孕情况,以便医生进行针对性诊疗。
-有基础疾病人群:严格遵循既往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加强防护,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定期监测基础疾病指标,若出现疑似新冠感染症状或基础疾病加重情况,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基础疾病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