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青霉素过敏性休-名医在线
立即停用青霉素并使患者平卧
一旦怀疑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让患者就地平卧,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这是因为休克状态下患者的血液循环可能出现障碍,平卧可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对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影响。
肾上腺素注射
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小儿剂量酌减。肾上腺素是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可以通过激动α受体,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激动β受体可改善心功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过敏介质释放,迅速有效地缓解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重复注射一次,或进行静脉、气管内注射。
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清除口、鼻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证呼吸道通畅。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可能会导致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情况,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可以通过清除分泌物、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来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
吸氧
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分压。吸氧可以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提高机体的氧供,缓解因过敏性休克导致的组织缺氧情况。一般吸氧流量为6-8L/min。
抗过敏药物应用
可给予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首次可用200-400mg。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抗过敏、抗炎、抗休克等作用,可以减轻过敏反应对机体的损害。还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肌内注射等,进一步减轻过敏症状。
补充血容量
根据患者血压等情况,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以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过敏性休克时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补充血容量有助于维持血压和重要脏器的灌注。
密切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过敏性休克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因此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若患者血压持续不升,需考虑进一步的升压等治疗措施;若患者出现新的不适症状,如剧烈呕吐、抽搐等,也需要及时处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在剂量使用上要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等进行精确计算,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在保持呼吸道通畅方面,要特别注意儿童的气道管理,由于儿童气道相对狭窄,操作时需更加轻柔、谨慎。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
老年人:老年人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对其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肾上腺素的使用可能会对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产生较大影响,需密切监测心电图等指标。在补充血容量时,要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避免过快过多输液导致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抢救措施基本与普通患者相同,但要特别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例如,肾上腺素的使用要权衡对母体抢救和对胎儿的潜在风险;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要考虑其对胎儿发育的可能影响,需在保证母体抢救的前提下谨慎选择和使用药物。同时,要密切关注胎儿的情况,如胎心等,必要时采取相应的产科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