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吐又拉肚子是怎么回事呀

一、常见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常引起秋季腹泻。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感染肠道后,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引起呕吐、腹泻,大便多为水样或蛋花汤样。
-诺如病毒:可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群聚集场所引起暴发流行。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呕吐和腹泻,起病急骤,呕吐常为首发症状,腹泻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2.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可引起肠道感染,如产毒性大肠杆菌可产生肠毒素,导致肠道分泌增加,引起腹泻,同时可能伴有呕吐。
-沙门氏菌: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如肉类、蛋类等)后易感染,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大便多为黏液便或脓血便。
(二)饮食因素
1.饮食不洁
-食用了被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如变质的食物、未洗净的蔬菜水果等,可引起胃肠道的炎症反应,出现又吐又拉肚子的症状。
2.食物过敏
-部分人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进食过敏食物后,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胃肠道的过敏反应,表现为呕吐、腹泻,可能还伴有皮疹、瘙痒等其他过敏症状。
3.暴饮暴食
-短时间内大量进食,超过了胃肠道的消化和承受能力,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泻症状。
(三)其他因素
1.腹部着凉
-腹部受到寒冷刺激,可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呕吐、腹泻,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因为儿童的胃肠道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一些化疗药物也可能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3.全身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但通常还伴有多汗、心慌、消瘦等其他甲亢表现。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可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同时可能伴有乏力、低血压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其他表现。
二、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一)婴幼儿
1.特点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感染、饮食等因素更为敏感。轮状病毒感染在婴幼儿中尤为常见,由于婴幼儿体液调节和电解质平衡能力较弱,又吐又拉肚子容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如出现眼眶凹陷、囟门凹陷、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症状。
2.应对
-一旦出现又吐又拉肚子,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给婴幼儿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如果呕吐频繁,无法口服补液,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静脉补液。同时,要注意腹部保暖,调整饮食,如暂停添加新的辅食等。
(二)儿童
1.特点
-儿童的生活方式多样,容易接触到各种感染源和不合适的饮食。如果是在学校等集体场所出现又吐又拉肚子,要考虑诺如病毒等引起暴发的可能。儿童的免疫系统正在发育中,对于感染的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但同样需要注意脱水等并发症。
2.应对
-首先要让儿童休息,调整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密切观察呕吐和腹泻的情况,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脱水征象(如口干、皮肤弹性差等),应及时就医。
(三)成年人
1.特点
-成年人如果是因为饮食不洁引起的又吐又拉肚子,可能与当天的饮食行为有关,如聚餐、食用街边小吃等。成年人相对婴幼儿和儿童来说,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可能相对缓慢一些,但如果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又吐又拉肚子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
2.应对
-成年人可以先尝试自我调整,如暂停进食几个小时让胃肠道休息,然后逐渐给予清淡流质饮食。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四)老年人
1.特点
-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又吐又拉肚子时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情况。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又吐又拉肚子可能会诱发这些基础疾病的发作,如因脱水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等。
2.应对
-老年人出现又吐又拉肚子时,要更加谨慎处理。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建议口服补液盐,但要注意速度和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要尽快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就医建议
(一)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
1.严重脱水表现:如频繁呕吐无法口服补液,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尿量极少、眼窝深陷、皮肤干燥无弹性等。
2.剧烈腹痛:腹痛难以忍受,呈持续性剧烈疼痛,或伴有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表现。
3.血便:大便中带有大量鲜血或暗红色血便,可能提示肠道有较严重的病变,如肠道感染引起的溃疡、出血等。
4.高热:体温超过39℃,同时伴有又吐又拉肚子,可能提示严重的感染,如细菌性痢疾等。
5.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或老年人:婴幼儿又吐又拉肚子病情变化较快,老年人基础疾病多,病情相对复杂,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
(二)可以观察后就医的情况
1.症状较轻:呕吐、腹泻次数不多,精神状态尚可,没有明显脱水表现,体温正常或轻度升高(38℃以下)。可以先调整饮食,如给予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观察症状是否缓解。如果症状在1-2天内没有改善或反而加重,应及时就医。
2.儿童或成年人一般情况较好:但呕吐、腹泻持续超过2天,或伴有乏力等不适,也应考虑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指导进一步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