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总感觉有异物

一、可能的原因
(一)咽喉部疾病
1.慢性咽炎:多见于成年人,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接触粉尘等是常见诱因。炎症刺激使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感觉有异物感,还可能伴有咽干、咽痒、咳嗽等症状。例如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长期吸烟人群慢性咽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且慢性咽炎患者中常自述有咽喉异物感。
2.扁桃体结石:扁桃体隐窝长期阻塞,导致分泌物引流不畅,钙、镁等无机盐沉积形成结石。多见于成年人,可能与扁桃体慢性炎症、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结石刺激咽喉部会引起异物感,有时还会伴有口臭、吞咽困难等表现。
3.会厌囊肿:会厌黏膜的黏液腺管受阻,导致黏液潴留形成囊肿。大小不一,较小的囊肿可能无明显症状,较大的囊肿可引起咽喉异物感、吞咽不适等,多见于成年人,可能与喉部慢性炎症、机械刺激等有关。
(二)上呼吸道其他疾病
1.鼻炎、鼻窦炎: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异物感。尤其在儿童中,鼻炎、鼻窦炎较为常见,因为儿童的咽鼓管较短、宽且直,鼻腔分泌物更容易倒流。例如有研究表明,儿童鼻窦炎患者中约30%-50%会出现咽喉异物感等咽喉部相关症状。
2.喉炎:病毒、细菌感染或用声过度等可引起喉炎,导致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出现异物感,还可能伴有声音嘶哑、咳嗽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成年人多因用声不当等因素诱发,儿童则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
(三)消化系统疾病
1.胃食管反流病: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肥胖者、长期饮酒者、妊娠女性等。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部,引起异物感,常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卧位、弯腰等姿势时易加重。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约60%-70%有咽喉异物感的表现。
2.食管疾病:如食管狭窄、食管肿瘤等,也可能导致咽喉异物感,但相对较少见。食管狭窄可能因食管炎症、手术等引起,食管肿瘤则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会因占位效应导致吞咽时异物感,且可能进行性加重。
(四)精神心理因素
1.焦虑症、抑郁症: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长期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等可引起咽喉异物感,这种异物感常伴有咽部紧绷感,且在注意力转移时可能减轻,同时还可能伴有情绪低落、失眠、兴趣减退等精神心理症状。例如临床调查显示,部分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以咽喉异物感为首发或主要症状前来就诊。
2.癔症: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患者可自觉咽喉部有异物梗阻感,但吞咽时并无困难,检查时咽喉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二、相关检查
(一)咽喉部检查
1.间接喉镜检查:可初步观察咽喉部黏膜情况,如是否有充血、肿胀、结石、囊肿等,操作简便,但观察范围有限,对于喉部深层结构显示不够清晰。
2.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咽喉部全貌,包括喉部、会厌、声带等部位,可发现微小的病变,如早期的喉部肿瘤、较小的扁桃体结石等,是诊断咽喉部疾病常用的重要检查方法,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儿童在配合的情况下也可进行。
(二)鼻部检查
1.前鼻镜检查:观察鼻腔前部情况,如鼻甲是否肿大、鼻道是否有分泌物等,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鼻炎、鼻窦炎等引起分泌物倒流的情况,适用于各年龄段。
2.鼻内镜检查:能更详细地观察鼻腔、鼻窦内部结构,了解有无鼻窦炎、鼻息肉等病变,对于儿童和成年人都可进行,儿童在必要时需在麻醉下进行鼻内镜检查。
(三)消化系统检查
1.胃镜检查: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或食管疾病引起咽喉异物感的患者,胃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胃黏膜情况,发现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肿瘤等病变,成年人常规进行,儿童在特殊情况下,如高度怀疑食管病变且病情需要时,可在严格评估后进行,但需谨慎操作。
2.24小时食管pH监测:用于检测食管内pH值变化,明确有无胃食管反流情况,尤其适用于症状不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成年人进行此项检查较为常见,儿童较少应用。
三、应对措施
(一)针对疾病的处理
1.慢性咽炎
-成年人应戒烟戒酒,避免过度用嗓,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减少粉尘等刺激。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保持口腔咽喉清洁,也可局部含服含片,如西瓜霜含片等缓解症状。对于症状严重的慢性咽炎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如口服清喉利咽的中成药等,但儿童需谨慎使用药物,多以局部含漱等温和方式处理。
2.扁桃体结石
-较小的扁桃体结石可通过医生用棉签等轻轻取出,较大的结石或反复出现扁桃体结石的患者可能需要行扁桃体切除术,成年人可考虑手术,儿童需根据结石大小、症状等综合评估后决定治疗方案,手术需谨慎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等的影响。
3.会厌囊肿
-较小的会厌囊肿可暂时观察,较大的囊肿或有症状的囊肿需行手术切除,如支撑喉镜下囊肿切除术等,成年人和儿童均可进行手术,但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时机。
4.鼻炎、鼻窦炎
-儿童鼻炎、鼻窦炎多采用药物治疗,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以减轻鼻腔炎症和水肿,减少分泌物倒流,同时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成年人除药物治疗外,也可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治疗,如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等。
5.胃食管反流病
-成年人需注意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等,可抬高床头等。药物治疗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也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儿童胃食管反流病需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避免过度喂养,睡觉时可适当抬高上半身,药物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6.精神心理因素相关
-对于焦虑症、抑郁症患者,需进行心理评估,根据病情采取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必要时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但儿童使用精神类药物需严格掌握指征。对于癔症患者,需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压力,消除其顾虑。
(二)生活方式调整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咽喉异物感,都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适量饮水,保持咽喉部湿润;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避免过度用嗓,合理用声。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其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如教育儿童不要养成挖鼻孔等不良习惯,预防鼻炎等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