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肌瘤的症状都是什么

一、症状表现
1.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这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肌瘤使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且影响子宫收缩,从而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缩短。长期经量增多可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研究表明,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较浆膜下肌瘤更易引起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
2.下腹包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时,可于下腹正中触及质硬、不规则、结节状肿物。清晨膀胱充盈时肿物更为明显。较小的肌瘤通常不易经腹部触及。
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若为黏膜下肌瘤,其表面易感染、坏死,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4.压迫症状: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峡部或后壁)可压迫直肠,引起下腹坠胀不适、便秘等症状。阔韧带肌瘤或宫颈巨型肌瘤向侧方发展,嵌入盆腔内,压迫输尿管,可导致输尿管扩张甚至肾盂积水。
5.不孕与流产: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即使受孕,也易引起流产。黏膜下肌瘤影响受精卵着床及胎盘发育,流产发生率高于肌壁间肌瘤。
6.腹痛、腰酸、下腹坠胀: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不引起疼痛。但当肌瘤发生红色样变时,可出现急性下腹痛,伴呕吐、发热及肿瘤局部压痛;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亦出现急性腹痛。肌瘤较大时,可出现腰酸、下腹坠胀,经期症状加重。
二、不同因素对症状的影响
1.年龄:年轻患者若肌瘤较小,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肌瘤逐渐增大,症状可能逐渐显现。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肌瘤多可萎缩,症状也可能随之减轻。
2.性别:子宫肌瘤主要发生于女性,症状不因性别产生额外差异,但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及生育需求,使症状对女性生活及生育影响较大。
3.生活方式:长期高雌激素饮食、肥胖等生活方式可能促进肌瘤生长,加重症状。如肥胖女性脂肪组织可分泌雌激素,刺激肌瘤增大,进而使经量增多、压迫症状等加重。
4.病史:有子宫肌瘤家族史的患者,肌瘤生长可能更活跃,症状出现可能更早、更严重。曾有肌瘤手术史的患者,若肌瘤复发,症状可能与初次发病类似或更复杂。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备孕及孕期女性:备孕女性若发现子宫肌瘤,需根据肌瘤大小、位置等评估对受孕及妊娠的影响。较大肌瘤或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受孕,建议先处理肌瘤再备孕。孕期发现肌瘤,要密切监测肌瘤大小及有无红色样变等情况。因孕期肌瘤在高水平激素刺激下可能迅速增大,引发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流产、早产。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肌瘤多会萎缩。但若绝经后肌瘤仍持续增大或出现阴道流血等异常症状,需警惕恶变可能,应及时就医检查。
3.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及青少年患子宫肌瘤极为罕见,若发现类似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四、治疗药物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可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降低雌激素水平,使肌瘤缩小。
2.米非司酮:为孕激素拮抗剂,可使肌瘤缩小,改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