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了牙齿松动
一、可能的原因
牙龈肿了牙齿松动通常由牙周炎引起,牙周炎是牙菌斑中的细菌侵犯牙周组织而引发的慢性炎症。牙菌斑不断堆积,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肿胀,同时破坏牙周支持组织,使牙齿松动。此外,外伤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比如牙齿受到外力撞击等。青少年在换牙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使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改变,也容易发生牙龈肿胀,进而影响牙齿稳固性。
二、相关检查
1.口腔检查:医生会观察牙龈的颜色、形态,查看是否有红肿、出血等情况,同时检查牙齿松动的程度,是Ⅰ度、Ⅱ度还是Ⅲ度松动等。
2.牙周探诊:用牙周探针探测牙周袋的深度,正常牙周袋深度一般小于3mm,若大于3mm则提示有牙周炎存在,并且能了解牙周附着丧失的情况。
3.X线检查:通过拍摄牙齿的X线片,可以观察牙槽骨吸收的程度,判断牙周组织破坏的范围和程度,有助于明确病情严重程度。
三、治疗原则
1.基础治疗
-口腔清洁指导:教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使用牙线或牙缝刷辅助清洁牙缝,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牙菌斑堆积。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因为儿童可能刷牙方法不正确,需要家长监督和协助。
-龈上洁治:即洗牙,通过超声波洁牙机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减轻牙龈的炎症,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但如果有牙周炎等情况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洗牙。
2.药物辅助治疗:如果炎症比较严重,可能会使用局部药物,如米诺环素凝胶等局部涂布,起到消炎的作用。但药物治疗一般是辅助基础治疗的,不能替代基础的口腔清洁等措施。对于妊娠期女性,使用药物要非常谨慎,需要在医生评估利弊后使用。
3.手术治疗:如果牙周炎比较严重,牙槽骨吸收明显,经过基础治疗后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如牙周翻瓣术等,以彻底清除牙周袋内的病变组织,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四、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正确刷牙: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早晚认真刷牙。儿童由于手部协调能力有限,家长可以帮助其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
-使用牙线等辅助工具:成年人可以使用牙线清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减少牙缝处菌斑的堆积。对于青少年和儿童,如果牙缝较大,也可以在家长或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合的牙缝刷等工具。
2.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检查,一般每年至少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并进行处理。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换牙期的口腔异常情况;妊娠期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时期,更需要增加口腔检查的频率,因为妊娠期牙龈问题可能会加重。
3.调整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奶制品等,有助于维持牙龈和牙周组织的健康。避免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对牙龈有刺激的食物。同时,要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牙周炎的病情,过量饮酒也不利于口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