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一直有异物感

一、可能的原因
(一)咽喉部本身的病变
1.炎症
-咽炎:
-成人:急性咽炎多因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慢性咽炎则可能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等)、鼻腔鼻窦病变分泌物刺激等导致。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刺激咽喉黏膜,引发慢性炎症,出现异物感。
-儿童:儿童急性咽炎可能与病毒感染关系密切,如柯萨奇病毒等感染,也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蔓延所致。儿童慢性咽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过敏因素(如对空气中的花粉、尘螨等过敏),也可能导致咽喉部黏膜炎症反应,出现异物感。
-扁桃体炎:
-成人:急性扁桃体炎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慢性扁桃体炎则是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所致。扁桃体反复发炎会导致扁桃体隐窝内细菌、病毒滋生,引发炎症,刺激咽喉部产生异物感。
-儿童:儿童扁桃体炎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有关。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常表现为高热、咽痛等症状,慢性扁桃体炎也可能出现咽喉异物感等表现,且儿童扁桃体炎如果反复发作,可能影响呼吸、吞咽等功能,需要密切关注。
2.咽喉部新生物
-成人:咽喉部良性新生物如乳头状瘤,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声带息肉多因长期用嗓过度、发声不当等引起,也会导致咽喉异物感。恶性新生物如喉癌等,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咽喉异物感、声音嘶哑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吞咽困难、咯血等表现。例如,长期大量吸烟的中老年男性,喉癌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若出现咽喉异物感且持续不缓解,需高度警惕喉癌可能。
-儿童:儿童咽喉部新生物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出现乳头状瘤等情况,需要通过详细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二)邻近器官的病变
1.鼻部疾病
-成人:鼻窦炎时,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可引起咽喉异物感。例如,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持续流向咽喉,长期刺激会导致咽喉部炎症反应,出现异物感。
-儿童:儿童鼻窦炎也可能导致鼻腔分泌物倒流,引发咽喉异物感。儿童鼻窦炎的病因可能与鼻腔结构发育特点、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如儿童鼻腔相对狭窄,鼻窦开口相对较大,上呼吸道感染时容易累及鼻窦引发炎症。
2.胃部疾病
-成人:胃食管反流病是导致咽喉异物感的常见原因之一。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咽喉部黏膜炎症、水肿等改变,从而产生异物感。尤其是一些肥胖的成人,腹压较高,更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此外,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喜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也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风险,进而导致咽喉异物感。
-儿童:儿童胃食管反流相对成人少见,但如果存在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发育不完善等情况,也可能发生胃食管反流。例如,婴幼儿喂奶后平卧,容易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咽喉部不适,出现异物感等表现。
二、相关检查
(一)体格检查
1.成人:医生会先观察咽喉部的外观,查看扁桃体大小、有无充血、肿胀、分泌物,咽喉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新生物等情况。还会检查鼻腔、鼻窦等邻近器官情况,了解有无鼻腔分泌物倒流等现象。
2.儿童:儿童体格检查时需要更加轻柔、耐心。检查咽喉部时要注意观察扁桃体大小、色泽,咽喉黏膜情况等。对于儿童,还会关注鼻腔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等情况,因为儿童表达能力相对有限,需要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来排查病因。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成人:如果考虑是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咽喉异物感,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细菌感染时)或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病毒感染时)。例如,急性细菌性咽炎患者血常规常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儿童血常规检查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也很重要。儿童急性感染时,血常规变化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可以通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来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等情况。
2.病原体检测
-成人:对于怀疑细菌感染的咽喉部炎症,可能会进行咽拭子培养,以明确具体的致病菌,如培养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有助于针对性用药。对于病毒感染相关的咽炎等,可能会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等。
-儿童:儿童咽拭子培养等病原体检测同样适用,通过检测可以明确病因,指导治疗。例如,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如果考虑是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如果是细菌感染则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三)影像学检查
1.喉镜检查
-成人:间接喉镜可以初步观察咽喉部情况,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则能更清晰地观察喉部、声带、会厌等部位的详细情况,对于发现咽喉部新生物、黏膜病变等有重要价值。例如,通过电子喉镜可以发现早期的喉癌病变等。
-儿童:儿童进行喉镜检查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配合程度等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对于能够配合的较大儿童,可以使用纤维喉镜检查;对于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喉镜检查,但要谨慎评估麻醉风险。
2.鼻窦CT
-成人:当怀疑鼻部疾病导致咽喉异物感时,鼻窦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鼻窦的结构,了解有无鼻窦炎、鼻窦占位等情况。例如,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鼻窦CT可以明确鼻窦炎症的范围、程度等。
-儿童:儿童鼻窦CT检查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辐射可能对其产生一定影响。但如果病情需要,如儿童鼻窦炎经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也会考虑进行鼻窦CT检查,以明确鼻窦病变情况。
3.胃镜检查
-成人: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导致咽喉异物感的成人,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方法,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黏膜的情况,了解有无反流性食管炎等病变。同时,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儿童:儿童胃镜检查相对复杂,需要在麻醉下进行,且要选择合适的胃镜型号。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的儿童,尤其是出现吞咽困难、生长发育受影响等情况时,可能会考虑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胃食管反流的情况。
三、处理原则
(一)针对病因治疗
1.炎症性疾病
-成人:
-咽炎:急性咽炎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缓解咽喉不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可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抗生素)。慢性咽炎则需要去除病因,如戒烟戒酒,避免过度用嗓等,同时可使用一些中成药,如咽炎片等缓解症状。
-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如果是细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口服或静脉给药)。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尤其是符合手术指征的成人患者,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慢性扁桃体炎如果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如果有反复炎症发作等情况,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儿童:
-咽炎:儿童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居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让儿童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可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等(需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等调整剂量)。儿童慢性咽炎相对较少,若有相关症状,同样需要去除可能的诱因,如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等。
-扁桃体炎: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病毒感染占多数,一般进行对症治疗,如退热、缓解咽痛等。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对于儿童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符合手术指征的,如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吞咽等,可考虑在合适的年龄进行扁桃体切除术,但需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2.咽喉部新生物
-成人:咽喉部良性新生物如乳头状瘤,一般需要手术切除。对于喉癌等恶性肿瘤,需要根据肿瘤的分期等情况采取综合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等。例如,早期喉癌可通过手术切除,中晚期可能需要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儿童:儿童咽喉部新生物相对少见,一旦发现,需要进一步明确新生物的性质,如通过活检等明确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是良性新生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手术切除等;如果是恶性新生物,需要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邻近器官病变
-成人:
-鼻部疾病:鼻窦炎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急性鼻窦炎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类抗生素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鼻腔冲洗等治疗。慢性鼻窦炎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胃部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睡前进食,抬高床头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促进胃排空等。
-儿童:
-鼻部疾病:儿童鼻窦炎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需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和剂量)、鼻腔冲洗等。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对于儿童鼻窦炎,要注意避免病情迁延不愈导致并发症等情况。
-胃部疾病:儿童胃食管反流病需要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等。如果病情较重,可使用药物治疗,如使用黏膜保护剂等,但要谨慎选择药物,避免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
(二)一般治疗
1.成人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用嗓,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例如,避免长期食用麻辣烫、火锅等辛辣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咽喉黏膜,加重异物感症状。
-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有助于缓解异物感。一般建议成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
2.儿童
-儿童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家长要保持儿童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床单、被罩等。
-儿童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过硬、过烫、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口腔卫生,鼓励儿童饭后漱口等。对于婴幼儿,喂奶后要注意拍嗝,避免胃内容物反流。
-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休息时间不同,一般婴幼儿需要12-14小时的睡眠时间,学龄前儿童需要11-13小时,学龄儿童需要10-12小时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诊断方面
-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对于咽喉异物感的描述可能不准确,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儿童的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发热、咳嗽、呼吸异常等情况。
-儿童进行检查时配合度较低,如进行喉镜检查等,需要医护人员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必要时可能需要在镇静或麻醉下进行检查,但要充分评估镇静或麻醉的风险。
2.治疗方面
-儿童用药需要严格按照体重、年龄等调整剂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例如,抗生素的使用,儿童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与成人不同,需要谨慎选择。
-儿童的手术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如扁桃体切除术等,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权衡手术收益和风险。
(二)老年人
1.诊断方面
-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排查咽喉异物感的病因时,需要考虑到多种疾病的可能,如同时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进行检查时要综合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老年人进行喉镜等检查时,要注意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避免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2.治疗方面
-老年人的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例如,老年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骨质疏松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老年人如果需要手术治疗,如咽喉部新生物手术等,要充分评估其全身状况,如心脑血管功能、肝肾功能等,确保手术安全。
(三)妊娠期女性
1.诊断方面
-妊娠期女性进行检查时要考虑到对胎儿的影响,如尽量避免不必要的X线检查等。对于咽喉部的检查,如喉镜检查等,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方式。
-妊娠期女性的症状描述可能受到妊娠反应等因素的干扰,需要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综合判断。
2.治疗方面
-妊娠期女性用药需要非常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治疗咽喉异物感相关疾病时,要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例如,妊娠期女性患咽炎等疾病,尽量选择非药物的对症治疗方法,如多饮水、清淡饮食等,若需要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