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查什么,

肝功检查的主要项目及意义
转氨酶类: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转氨酶释放入血,血清中转氨酶水平升高。例如,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都可导致转氨酶升高,其升高程度常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于儿童来说,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值略有不同,一般儿童ALT正常参考值范围在7~56U/L(速率法)左右,AST正常参考值范围在10~40U/L(速率法)左右,儿童若出现转氨酶升高,需考虑是否存在感染、遗传代谢性肝病等情况。
胆红素类: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物。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障碍均可引起胆红素升高。溶血性疾病可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肝细胞性黄疸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阻塞性黄疸主要是直接胆红素升高。在新生儿中,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一般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足月儿总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一般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15mg/dl);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就医排查原因,如感染、胆道闭锁等疾病。对于成年人,总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一般在3.4~17.1μmol/L,直接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一般在0~6.8μmol/L,间接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一般在1.7~10.2μmol/L。
白蛋白(ALB):由肝细胞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等重要功能。肝脏疾病时,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由于肝细胞受损,白蛋白合成减少,同时如果存在腹水等情况,白蛋白会丢失,导致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一般成年人白蛋白正常参考值在40~55g/L,儿童白蛋白正常参考值范围在28~44g/L,儿童由于生长发育快,白蛋白水平相对成年人略低,若白蛋白降低,需结合患儿的营养状况、肝脏功能等综合判断。
球蛋白(GLB):包括免疫球蛋白等多种蛋白质,主要由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分泌。当肝脏发生炎症或免疫反应时,球蛋白可升高。球蛋白与白蛋白的比值(A/G)也有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A/G比值为1.5~2.5:1。如果白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升高,均可导致A/G比值异常,常见于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例如,肝硬化患者常出现A/G比值倒置。
碱性磷酸酶(ALP):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以骨骼、肝脏、肾脏含量较多。在肝脏中,ALP主要来自胆管上皮细胞。肝胆系统疾病如胆道梗阻、肝炎、肝硬化等可引起ALP升高,此外,骨骼疾病如佝偻病、骨恶性肿瘤等也可导致ALP升高。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生长活跃,ALP水平常高于成年人,一般儿童ALP正常参考值范围在35~100U/L(速率法)左右,若儿童ALP升高,需区分是生理性生长发育因素还是病理性疾病因素。
谷氨酰转肽酶(GG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膜和微粒体上。GGT升高常见于胆道梗阻性疾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等。在儿童中,GGT升高可能与先天性胆道疾病、感染等有关,正常儿童GGT正常参考值范围一般在10~60U/L(速率法)左右。
肝功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
-饮食:检查前8~12小时应禁食禁水,避免进食油腻、高蛋白食物,因为进食后可导致血脂升高,影响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对于儿童来说,要保证检查前的空腹状态,避免因进食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影响疾病的判断。
-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肝功检查结果,如抗生素、抗结核药、降糖药等,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停药或调整检查时间。例如,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其肝功检查结果可能受到药物影响,需综合评估。
-休息:检查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转氨酶等指标轻度升高。儿童也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哭闹、活动等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时:抽血时要放松心情,儿童要安抚好情绪,避免因紧张导致血管收缩,增加采血难度。
检查后:抽血后要按压针孔部位一段时间,避免出血。注意保持针孔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