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纤维支气管镜的作用

一、诊断作用
1.观察气道黏膜病变:纤维支气管镜可直接进入气管、支气管,清晰观察黏膜色泽、是否存在充血、水肿、溃疡、新生物等情况,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例如,能直观呈现肺部炎症导致的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或肺癌引起的支气管内新生物形态。
2.获取病理组织:通过活检钳等工具获取病变部位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对肺部占位性病变(如肺癌)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关键意义。例如,可明确肺部肿块是癌性还是良性肿瘤等。
3.病原学检测:利用毛刷等工具采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学检测,帮助明确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为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二、治疗作用
1.清除气道异物:对于气道内误入的异物,如儿童误吸入的小玩具零件等,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异物钳将其精准取出,恢复气道通畅。
2.清除气道分泌物:当患者因痰液黏稠、肺部感染等导致气道分泌物阻塞时,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进行生理盐水冲洗等操作,清除阻塞的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例如,重症肺炎患者气道内分泌物较多时,纤维支气管镜可有效清理。
3.局部药物治疗: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将药物直接输送至病变部位,如向支气管内膜结核病变部位注入抗结核药物,或向肿瘤部位注入化疗药物等,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
儿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要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检查前确保患儿禁食禁水时间合适。操作过程中要特别轻柔,避免损伤儿童气道黏膜,检查后需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等情况,因为儿童气道相对狭窄,耐受性和恢复能力与成人不同,需更精细的术后护理。
老年人
老年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要详细评估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情况。检查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操作刺激的耐受性降低。检查后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因老年人恢复相对缓慢,需加强病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