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间盘突出疼痛,怎么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这是基础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尽量多卧床,减少腰部受力。对于急性发作期患者,严格卧床休息能有效缓解疼痛。一般建议选择硬板床,可在腰部下方垫薄枕,维持腰椎生理前凸,减轻椎间盘压力。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适用,但老年患者长期卧床需注意预防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物理治疗
牵引:通过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牵引重量和时间需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调整,一般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但孕妇、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年轻患者耐受性较好,可适当增加牵引强度和时间;老年患者则需循序渐进。
按摩推拿:专业人员进行按摩推拿,能调整脊柱关节位置,缓解肌肉紧张。但暴力推拿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务必由正规医疗机构专业人员操作。不同性别患者在推拿力度上可适当调整,男性患者肌肉相对发达,力度可稍大。
热敷、理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3.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布洛芬、甲钴胺。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甲钴胺可营养神经,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神经损伤修复。不同年龄患者用药可能存在差异,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较弱,用药时需谨慎评估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
4.康复锻炼
早期:可进行简单的腰部肌肉收缩锻炼,如仰卧位时,双腿伸直,缓慢抬起至与床面成30°45°,维持数秒后放下,重复进行。
恢复期:可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如进行小飞燕、五点支撑法等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稳定性。锻炼应循序渐进,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调整强度,肥胖患者锻炼时需注意保护腰部,避免过度负重。
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出现下肢肌肉力量明显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神经损伤表现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年轻患者身体恢复能力强,术后恢复相对较快;老年患者因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综合评估。
2.手术方式
传统开放手术:可直接解除神经压迫,但创伤较大,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对手术医生技术要求较高,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三、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药物选择需考虑对肝肾功能、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物理治疗时,力度和强度要适当减小,避免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2.孕妇:孕期由于生理变化,腰椎负担加重,易诱发或加重腰间盘突出疼痛。孕妇应避免牵引、按摩推拿等可能影响胎儿的治疗方法。可选择适当的腰部支撑,调整坐姿和睡姿缓解疼痛。若疼痛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药物治疗。
3.儿童及青少年:该人群腰间盘突出相对少见,多与外伤或不良姿势有关。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避免过早手术。康复锻炼可促进肌肉发育,纠正不良姿势。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