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间盘突出疼痛要如何解决

一、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建议患者尽量多卧床休息,减少腰部受力,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缓解疼痛。卧床姿势以舒适为宜,可在腰部及下肢适当垫软枕,以放松腰部肌肉。对于症状较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的患者,卧床休息往往能取得较好效果。一般建议卧床休息23周,期间可适当翻身,但动作要轻柔缓慢。不同年龄段患者对卧床休息的耐受性不同,年轻人相对恢复能力较强,可适当缩短卧床时间,但也需保证充足休息;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长时间卧床可能出现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需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翻身、肢体活动等预防措施。
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腰部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尤其是皮肤感觉减退的患者。
按摩:专业按摩师通过手法按摩,能调整脊柱关节位置,缓解腰部肌肉紧张,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按摩力度需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加重损伤。不同性别患者对按摩力度的耐受程度可能有所差异,女性患者一般相对耐受度较低,按摩时应适当调整力度。按摩频率通常每周23次,具体需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而定。
牵引:借助器械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力,改善疼痛症状。牵引重量和时间需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由专业医生确定。牵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需及时调整。对于有腰椎滑脱、严重骨质疏松等病史的患者,牵引可能存在风险,需谨慎使用或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适用于轻中度疼痛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此类药物可能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胃痛等,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治疗方案。
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乙哌立松,可缓解腰部肌肉紧张,减轻因肌肉痉挛导致的疼痛。肌肉紧张会加重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肌肉松弛剂能有效改善这一情况。不同年龄段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剂量调整,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可能需要适当减少剂量。
3.康复锻炼
小飞燕: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每次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20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此锻炼方式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脊柱稳定性,减轻椎间盘压力。不同年龄段患者进行锻炼时,强度可有所调整,年轻人可适当增加每组次数和锻炼组数;老年人则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循序渐进进行锻炼,避免过度劳累。
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到肩部、腹部、膝关节一条直线,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为一组,一天可做23组。该方法有助于锻炼腰部及腹部肌肉,提高脊柱的稳定性。肥胖患者因体重较大,进行此锻炼时可能难度较大,可先从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做起,逐渐增加锻炼强度。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症: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伴有下肢肌力减退、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神经损害症状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不同年龄阶段对手术耐受性不同,年轻患者身体机能较好,术后恢复相对较快;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在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2.手术方式
椎间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通过椎间孔镜器械直接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术后患者可较快恢复日常生活。但该手术对医生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适用于单纯椎间盘突出且无明显椎管狭窄的患者。
开放性手术:如腰椎融合术,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如伴有腰椎不稳、椎管狭窄等情况的患者。通过植入融合器和内固定物,使相邻椎体融合在一起,恢复脊柱稳定性。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患者需要较长时间佩戴腰围进行保护,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三、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疼痛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使用时需权衡利弊。物理治疗时,热敷温度不宜过高,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造成骨折等意外伤害。手术治疗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术后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
2.孕妇:孕期由于腹部重量增加,腰椎负担加重,容易诱发或加重腰间盘突出疼痛。孕妇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可在腰部垫软枕,缓解腰部压力。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和进行有创治疗,可采用热敷、轻柔按摩等保守方法缓解疼痛。如需进行物理治疗,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影响胎儿健康。
3.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及青少年腰间盘突出相对少见,多与外伤、先天性腰椎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应优先选择保守治疗,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康复锻炼要根据其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避免过度锻炼造成损伤。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如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负重等,预防腰间盘突出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