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左肩胛骨下方疼痛

一、可能的原因
(一)肌肉骨骼系统问题
1.姿势不良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等不良姿势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常见于成年人。例如,办公室工作人员由于长时间保持含胸驼背的姿势,会使后背左肩胛骨下方的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肌肉劳损,引起疼痛。青少年若长期背负过重的书包,也可能因姿势不良引发该部位疼痛。
-具体机制:不良姿势会改变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使肩胛骨周围的肌肉受力不均衡,局部肌肉纤维受到过度牵拉或压迫,进而引发疼痛。
2.肌肉拉伤或扭伤
-年龄与活动方式影响: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运动爱好者或从事体力劳动者更易出现。比如年轻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如打篮球、游泳时的突然扭转动作,可能导致后背左肩胛骨下方肌肉拉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突然转身、弯腰等动作也可能引起肌肉扭伤。
-具体机制:肌肉拉伤是由于肌肉过度收缩或被过度拉长超出其弹性限度所致;肌肉扭伤则多是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受到过度牵拉引起局部损伤,导致疼痛、肿胀等症状。
3.筋膜炎
-年龄与诱因影响:好发于中老年人,常因慢性劳损、受寒等因素诱发。例如,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后背左肩胛骨下方的筋膜容易受到刺激,引发筋膜炎,出现疼痛症状。
-具体机制: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导致疼痛,且在晨起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可能加重。
(二)骨骼问题
1.肩胛骨骨折
-年龄与外伤因素影响:多发生于受到直接暴力打击的人群,如车祸撞击、高处坠落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青少年和成年人相对更易因较大外力受伤。
-具体机制:外力直接作用于肩胛骨部位,导致骨折,骨折端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
2.胸椎病变
-年龄与病因影响:中老年人较为常见,如胸椎骨质增生、胸椎椎间盘突出等。随着年龄增长,胸椎椎体及椎间盘发生退变,容易引发胸椎病变,刺激周围神经导致后背左肩胛骨下方疼痛。
-具体机制:胸椎骨质增生会增生的骨质刺激周围软组织,胸椎椎间盘突出则会压迫周围神经,从而引起疼痛。
(三)内脏疾病牵涉痛
1.心脏疾病
-年龄与病情影响: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等。心肌缺血时可能表现为后背左肩胛骨下方牵涉痛,疼痛性质多为闷痛、压榨性疼痛等。
-具体机制:心脏的感觉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疼痛信号会上传至脊髓,与后背相应节段的神经发生交叉,导致牵涉痛。
2.肺部疾病
-年龄与病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肺部疾病。肺炎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肺癌多见于中老年人。
-具体机制:肺部病变刺激胸膜或周围组织,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后背左肩胛骨下方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评估与检查
(一)体格检查
1.一般观察
-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了解是否存在姿势不良情况。例如观察站立时脊柱是否有侧弯,行走时是否有异常姿态。
-检查后背左肩胛骨下方的皮肤情况,有无红肿、淤血、皮疹等。
2.肌肉检查
-触摸肩胛骨下方肌肉,判断肌肉紧张度,有无条索状硬结等。用双手挤压肌肉,询问患者疼痛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肌肉劳损或拉伤。
-进行肌肉力量测试,如让患者做相应的肩部活动动作,评估肌肉力量是否正常,判断有无肌肉损伤导致的力量改变。
3.脊柱检查
-检查脊柱的曲度、活动度,进行脊柱的压痛、叩击痛检查,了解胸椎及脊柱周围组织是否有病变。
(二)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初步了解骨骼结构,如是否有骨折、骨质增生等情况。对于肩胛骨骨折、胸椎骨质增生等能提供初步的影像依据。
-CT检查:对于骨骼细微结构的病变,如胸椎椎间盘突出、较小的骨折等比X线更清晰,能更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和程度。
-MRI检查:对软组织病变如肌肉、筋膜、椎间盘等的显示更为清晰,有助于诊断筋膜炎、胸椎椎间盘突出、肺部病变累及周围组织等情况。
2.实验室检查
-对于怀疑内脏疾病引起牵涉痛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心肌酶谱、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例如,心肌梗死时心肌酶谱会有异常改变;肺癌时肿瘤标志物可能升高。
三、应对与处理原则
(一)非药物干预
1.姿势纠正与休息
-不同人群措施:对于因姿势不良引起疼痛的人群,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应纠正不良姿势。儿童应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背负过重书包;青少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姿势;成年人则要避免长时间伏案、低头等姿势,定时起身活动,休息时可适当进行背部伸展运动。
-具体方法:定时进行挺胸抬头的动作练习,每次持续10-15秒,重复多次。工作或学习时保持脊柱正直,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桌椅。
2.物理治疗
-热敷:对于肌肉劳损、筋膜炎等引起的疼痛,可进行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于后背左肩胛骨下方,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温热的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适当的按摩,可缓解肌肉紧张。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加重损伤。按摩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减轻疼痛症状。但对于骨折、急性扭伤等情况不宜进行按摩。
-牵引:对于胸椎椎间盘突出等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可进行适当的牵引治疗,通过牵引拉开椎体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缓解疼痛。
(二)医疗干预
1.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内脏疾病引起的牵涉痛,如心脏疾病、肺部疾病等,需要针对相应的内脏疾病进行治疗。例如,心肌梗死需要进行急诊的心血管相关治疗;肺炎需要根据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等。
-如果是骨骼病变引起的疼痛,如肩胛骨骨折,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轻度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如固定、休息等;严重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胸椎病变,根据具体病情可采取药物治疗、理疗或手术治疗等。
2.药物辅助(需遵医嘱,非自行用药)
-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情况,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药物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原因分析:儿童后背左肩胛骨下方疼痛可能多与姿势不良、外伤(如背负过重书包导致姿势异常)等有关。
2.注意事项:家长要关注儿童的坐姿、站姿和背包情况,避免儿童背负过重书包。发现疼痛后,应及时带儿童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延误病情。在检查过程中要配合医生,如实告知儿童的活动情况等。
(二)老年人
1.原因分析:老年人后背左肩胛骨下方疼痛可能与骨骼退变、筋膜炎、内脏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且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
2.注意事项: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加重疼痛。在进行活动时要缓慢,避免突然的大幅度动作。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胸闷、咳嗽等,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因为老年人多种疾病可能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评估病情。同时,在使用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